很早以前就想搞一个小站把自己的生存过程,学习经历,知识结构,以及对人对事的看法进行汇总,顺便更加规律的对自己的状态进行复盘。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无法提上日程。这两年因为疫情和自身债务的原因,自己时常需要强大的精神食粮来为自己增强对抗不确定性的信心,经常会阅读大量逆境重生的文字。十年债务生涯让自己疲惫不堪,随时想死的那种状态让人无法自已。有时候会担心自己某一天死掉的话,在这个世界没办法留下任何东西,或者关于自己的一切,小孩长大后也不会知道他的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。这种心思由去年年初至今年愈发强烈,原本想以“逆境商”为中心进行内容规划和陈述,逆境中的痛苦足以让人生无可恋。我想从中总结教训汲取文字,如果有一天自己的真的不在的时候,孩子长大后可以读一读,避免走我的老路。可是时间行至五月份的时候,想法处境突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压在心头十年来的利滚利的状态突然消失了,亲情的力量让我再次有了好好活下去的信心。最亲的人帮我承担了债务问题,十年的曲折最终是以祸害家人作为收场。

以贷养贷的日子结束以后,精神状态恢复了正常。可慢慢的我发现自己没了创造力,也没有了之前的动力和冲劲,慢慢的接受一个上班族的生活节奏,可我的内心一直觉得这是不对的,时常感觉自己处于一温水煮青蛙的状态。自2012年豁出一切开始创业,十多年来对自己的定位一直是“创业者”,可为什么利滚利的状态消失后,自己的内心却处于“上班族”的状态。这里并不是说上班族不好,只是我内心深切的认为自己是没有资格去享受上班族的那种稳定、惬意的心情,那种干的不爽就骂娘,那种上下班界限分明的状态。我他妈的还欠着上百万的债务,现在只是换了个债主而已。三分钟热度这个词一般用来形容人没有恒心,但在现实情况是,即使对一个事情由三年热度的状态也很难保证一直处于亢奋状态。对事情的热情起起伏伏,这个问题我一直觉得是很多人都会面对的,这种情况这种现象如果用一个字来解释的话,我觉得它就是“熵”,怎么对抗,我觉得是负熵。最初留下文字是想以“逆境商”作为中心向自己持续不断的输入精神食粮,可是后来状态变化后,我觉得“逆熵”更能准确的输出正向影响。最终我还是我确定无论是“逆境商”还是逆熵都是我自己必不缺少的精神食粮,基于这两个心理锚点,我把站点整出了十二个分类负熵为生、逆境叙事之小的时候、艰苦奋斗、负债十年、人生如寄,修心智慧,商业思维,信息科学之电子逻辑、软件工程、网络应用,时移势迁,我的世界。这十二个分类基本上能够成为我描写自己以及自我激励的切入点。做时间的朋友,利用文字去规范自己的思想维度。让写作同时成为自己成长的一个工具,生命只有一次,如果别人趟过的坑在某些方面与你的处境由惊人的相似,那么大概率相同的结果也可能发生在你的身上。我的文字可能成为你的前车之鉴,也可能成为你解压的一个手段,仅此而已,共勉。